在拼多多平台的运营体系中,基础销量不仅是店铺商品获得曝光和流量的 “敲门砖”,更是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关键因素。对于新店或新品而言,零销量或低销量状态下,即便商品品质优良,也很难进入平台流量池,更难让潜在消费者产生信任。因此,做好基础销量是拼多多店铺运营的首要任务。下面将从基础销量的提升策略和合理设定标准两方面,为商家提供详细指导。
一、拼多多店铺基础销量提升策略
(一)精准选品,奠定基础销量根基
选品是决定基础销量能否快速起量的核心前提。拼多多平台的用户群体以追求高性价比的消费者为主,商家需围绕这一需求特点选品。首先,可通过拼多多的 “多多情报通”“多多参谋” 等工具,分析平台热卖榜单、潜力商品榜单,关注商品的搜索热度、销量增长趋势、竞争程度等数据,优先选择搜索热度高、竞争较小、市场需求稳定的商品。例如,季节性商品(如夏季的防晒用品、冬季的保暖服饰)、居家实用小商品(如收纳盒、厨房用具)等,这类商品受众广、需求刚性,更容易打开销量局面。其次,要注重商品的差异化,避免选择同质化严重的商品。可以从商品的功能、款式、包装等方面进行创新,比如在普通收纳盒的基础上增加分层设计、卡通图案,提升商品的竞争力,吸引消费者购买,为基础销量的积累创造条件。
(二)合理定价,契合平台消费需求
拼多多以 “低价” 为核心标签,合理的定价策略能有效刺激消费者下单,助力基础销量提升。商家在定价时,不能盲目低价,需综合考虑成本、竞争对手价格和平台规则。首先,计算商品的成本,包括采购成本、物流成本、平台佣金、包装成本等,确保定价在覆盖成本的基础上有一定利润空间。其次,调研同类型商品的定价情况,查看竞争对手的售价、优惠活动(如优惠券、拼团价),将自家商品的价格设定在略低于或持平于竞争对手的水平,同时突出商品的性价比优势,如 “同等价格下,质量更优”“同等质量下,价格更低”。此外,可利用拼多多的 “拼团”“砍价免费拿” 等玩法设定价格。例如,设置 2 - 3 人拼团价,拼团价相比单独购买价优惠 10%-20%,吸引消费者邀请好友拼团,既能快速提升销量,又能扩大商品的传播范围。
(三)多渠道引流,为基础销量注入流量
平台内免费流量获取:优化商品标题和详情页是获取平台免费流量的关键。商品标题要包含核心关键词,如商品名称、属性、功能等,可参考拼多多搜索下拉框中的热门关键词和竞争对手标题中的优质关键词,提高商品在搜索结果中的排名。例如,销售 “女士连衣裙”,标题可设置为 “夏季女士连衣裙显瘦收腰碎花中长款气质通勤裙子”。详情页要突出商品的卖点和优势,采用图文结合的形式,清晰展示商品的外观、细节、使用场景等,同时在详情页中加入用户评价、售后保障等内容,增强消费者的信任感。此外,积极参与拼多多的平台活动,如 “9.9 特卖”“限时秒杀”“百亿补贴” 等,这些活动能为商品带来大量曝光和流量,且参与门槛相对较低,适合新店或新品积累基础销量。
社交媒体引流:利用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等社交媒体平台进行引流。在微信中,可建立店铺粉丝群,定期在群内发布商品优惠信息、新品推荐等内容,同时开展互动活动,如群内抽奖、满减优惠等,提高粉丝的活跃度和粘性,引导粉丝到店铺购买。在抖音、快手上,可拍摄商品的使用教程、测评视频、场景化短视频等,通过有趣、实用的内容吸引用户关注,在视频中植入商品链接或店铺信息,引导用户点击进入拼多多店铺购买。例如,销售厨房用具,可拍摄用该用具制作美食的短视频,展示商品的使用效果和便捷性,吸引有相关需求的用户下单。
亲友助力与老客户召回:新店初期,可邀请亲友参与商品购买,快速积累首批基础销量。但要注意,这种方式需控制规模,避免被平台判定为刷单。同时,对于有过购买记录的老客户,可通过短信、拼多多站内信等方式进行召回,为老客户提供专属优惠,如满减优惠券、折扣价等,鼓励老客户再次购买,提升基础销量的同时,也能提高客户的复购率。
(四)优化服务,提升消费者满意度
优质的服务能提高消费者的购买体验,促进消费者下单,同时也能减少售后纠纷,维护店铺的口碑,为基础销量的稳定增长提供保障。首先,做好售前咨询服务,及时回复消费者的咨询信息,耐心解答消费者的疑问,为消费者提供专业的购买建议。拼多多平台对商家的回复率有一定要求,商家需确保回复率达到 90% 以上,避免因回复不及时影响店铺权重。其次,保障物流服务质量,选择口碑好、物流速度快的快递公司合作,及时发货,在商品发货后,及时向消费者推送物流信息,让消费者随时了解商品的物流状态。最后,做好售后服务,对于消费者的退换货申请,要及时处理,避免推诿扯皮;对于消费者的投诉和建议,要认真对待,积极解决问题,争取消费者的谅解,减少差评,提升店铺的好评率。
二、拼多多店铺基础销量合理设定标准
基础销量的合理设定需结合店铺类型、商品品类、行业竞争情况等因素综合判断,没有统一的标准,但可参考以下几方面确定合适的销量范围。
(一)根据店铺类型设定
新店:新店初期,店铺权重低、知名度低,基础销量的目标主要是让商品获得初步曝光和建立消费者信任。对于单价较低(10 - 50 元)的商品,如居家小商品、文具等,建议基础销量设定在 50 - 100 单;对于单价中等(50 - 200 元)的商品,如服装、鞋包等,基础销量可设定在 30 - 50 单;对于单价较高(200 元以上)的商品,如家电、数码产品等,基础销量可设定在 10 - 30 单。通过这一阶段的销量积累,让商品在搜索结果中拥有一定的排名,吸引更多自然流量。
老店上新:老店本身拥有一定的客户基础和店铺权重,新品的基础销量设定可适当高于新店。对于单价较低的新品,基础销量可设定在 100 - 200 单;单价中等的新品,基础销量设定在 50 - 100 单;单价较高的新品,基础销量设定在 30 - 50 单。借助老店的流量和口碑,新品能更快完成基础销量积累,进入更高的流量池。
(二)参考行业数据设定
商家可通过拼多多的数据分析工具,查看同行业同类型商品的基础销量情况。例如,在 “多多参谋” 中,查看该品类商品的平均销量、top10 商品的销量等数据。如果同行业同类型商品的平均基础销量为 80 单,那么商家可将自身商品的基础销量设定在 80 - 120 单,既符合行业平均水平,又能在竞争中具备一定的优势。若行业竞争激烈,top 商品的基础销量较高,商家可适当提高基础销量目标,如设定在 150 - 200 单,以增强商品的竞争力;若行业竞争较小,平均基础销量较低,商家可适当降低基础销量目标,避免资源浪费。
(三)结合商品推广计划设定
如果商家计划在完成基础销量后,通过拼多多的 “多多搜索”“多多场景” 等付费推广工具进一步提升商品销量和曝光,那么基础销量的设定需满足付费推广的要求。一般来说,付费推广对商品的基础销量有一定的门槛,通常要求商品有 50 - 100 单以上的基础销量,且有一定的好评率。因此,商家需根据付费推广的门槛和预期效果,设定基础销量目标。例如,若计划通过 “多多搜索” 推广商品,且该推广工具要求商品基础销量达到 100 单,那么商家需将基础销量设定在 100 单以上,以确保推广活动能顺利开展,并达到预期的推广效果。
总之,拼多多店铺提升基础销量需要从选品、定价、引流、服务等多方面入手,制定科学合理的策略。同时,基础销量的设定要结合店铺实际情况、行业数据和推广计划,避免盲目追求高销量或设定过低的目标。只有做好基础销量,店铺才能在拼多多平台站稳脚跟,实现后续的持续发展。